模壓增強底電纜橋架
模壓增強橋架發展歷史:
電纜橋架從蕞初的人工折彎生產的平板橋架,到如今邁入壓力機沖床的后工業生產時代,橋架的性能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從蕞初引進自國外到國產化普及,到如今的發展為集材料學,理論學于一體的薄壁開口構件,橋架的功能性有了極大的提高。
模壓增強橋架介紹:
“模壓增強底電纜橋架”以薄壁構件優化設計為原則,減薄了制作鋼材的厚度,使鋼材得以憑借科學技術合理充分地應用,各項技術經濟指標顯著提高。
先進的生產工藝將槽體兩側腹板,底板及蓋板四個平面由普通的平板狀演變為四個凹凸不平的幾何形狀的結構。在制作工序中材料經過多次彎曲,擠壓,延伸,其金相結構產生了冷作硬化,致使材質硬度遠高于GB/T700-2006《碳素結構鋼》中Q235的標準。由于材料從平面形變為立體狀,相當于板材的厚度&抗彎&抗扭及穩定性均顯著增加,同時提升了整體的剛度,達到了鋼制電纜橋架規程相關標準的要求。經檢測,在承受相應額定均布載荷時撓度小于1/200.
模壓增強橋架優勢:
?“薄壁開口構件”是一種復雜的鋼結構受力件,能通過現代科學分析手段,發揮各類學科的專業特性應用到實際工程中。
通過載荷實驗表明,以普通平板電纜橋架400mm*150mm*2.0mm和模壓橋架400mm*150mm*1.5mm為例:
經過560斤的承重測試,可以看出節能模壓增強底只是微微地出現撓度,而普通平板型電纜橋架出現了嚴重變形。
綜上,在規格尺寸一致厚度不一致的情況下,模壓增強底橋架耗材低,自重蕞輕,載荷量大,性價比高。
轉載請注明來自廣東雷正電氣,本文地址:http://www.583223.com/cpzs/14750.html 除非注明,廣東雷正電氣文章均為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和鏈接!